开创先河,多个历史“第一次”!
向上滑动阅览
推动长江堤坝的除险加固,提供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杭州亚运会所在区域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为抗洪抢险一线救援人员提供精准情报信息,为全国自建房安全整治行动提供可靠抓手……
2020年至2022年,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这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全国近500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这次普查调查,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开创了多个历史“第一次”。同时,普查成果在社会治理各领域,尤其是灾害防治事业中应用广泛,成效显著,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3月29日,记者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湾采访,了解普查成果在基层应用的情况。(本刊记者 王久平 摄)
普查的背景和意义
摸清风险底数,查明抗灾能力
自然灾害具有复杂耦合、链生多发的特点,灾害防治工作,亟须从风险管理、综合减灾的角度出发,掌握各类灾害风险“表征”、摸清隐患“底数”,提升综合减灾水平。
我国灾害防治事业形势严峻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灾害的高风险区;58%的国土、82%的省会、60%的地级市、54%的县城处于7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区;69%的国土面积存在较高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风险。
我国农村防灾抗灾能力薄弱。大部分自然灾害对村镇影响非常严重,切坡建房、切坡修路等易诱发次生灾害,加之村镇整体抗灾设防水平不高,留守老人和儿童多,受灾时人员伤亡较为严重,小灾大损失的现象屡有发生。城市灾情形势严峻。国家统计局2022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末的城市化率就已经达到64.72%,城市各种要素高度集中,而且我国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镇,更容易发生小灾引发大灾的悲剧。据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截至2021年9月,全国已经建成了98000多座水库,总库容8983亿立方米。我国的高坝大库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等地震活动强烈地区,病险水库的排查整治工作极为重要。此外,我国的高铁、高层建筑、管道等设施也同样面临着灾害风险的严峻挑战。
复合链生灾害难“防控”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要素高度关联、产业链相互依存、城镇化加快、人财物高度集中,灾害链在不断延长,风险也在不断加剧,复合链生灾害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威胁。比如一次台风可能引发暴雨、大风、风暴潮、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一系列灾害,还会导致断水、断电、断气、断网等,进而可能诱发社会安全事件。
“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中,60%的损失是由复合链生型灾害造成的。要减少因灾死亡事件的发生,减少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就必须从灾害复合链中减轻次生灾害入手。”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普查办”)主任郑国光介绍。
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和20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都是因极端暴雨天气,导致山洪、城市内涝、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在当时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地震灾害也会导致滑坡、泥石流、传染病、海啸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比如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地震引发了海啸,海啸导致大量房屋被破坏,尤其是福岛核电站被淹,造成了核泄漏,至今仍未完成灾后修复处理等工作。
因此防灾减灾工作必须树立“综合减灾”的理念。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唐山考察时提出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2016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8次会议时指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要更加注重灾害风险管理,更加注重综合减灾,更加注重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作用。2018年,应急管理部的成立从体制上解决了综合减灾的问题,从机制上推动灾害综合风险管理。
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是防治基础
近年来,各类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渐突出。如何提高灾害防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组织行动的科学性,最大程度降低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这就需要我们从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来研究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现象带来的灾害风险,以灾害风险管理的理念来做好灾害防治工作。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作为风险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在灾害防治中成为愈加关键的环节。
“自然灾害形成的机理包含三要素,即孕灾环境(孕育灾害的环境)、致灾因子(导致发生灾害的因素)、承灾体(承受灾害的客体),我们要对当前可预测可控制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度(人财物集中度)和脆弱性(抵御灾害的能力和韧性)进行科学的摸排和评估,通过识别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来强化灾害风险的管理,从而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郑国光介绍。
因此,降低灾害带来的风险必须要减少承灾体的脆弱性和暴露度,提高抗灾设防水平,提前通过预案有条不紊地应对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全面掌握承灾体、致灾因子、孕灾环境的基础数据和信息,为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性支撑,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普查实施过程及特点
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展开,并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普查领导机构负责统筹各项工作。从普查工作要求到江西、福建等地的普查成果应用来看,此次普查首先进行数据来源和质检核查,再根据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对灾害风险进行区划,并通过评估与区划成果的审核,最后相应调查部门将各自数据信息进行横向和纵向汇交,各级各类部门根据相应普查数据强化成果应用,以实现“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目标。
普查重在“综合”,难在“综合”
2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郑国光介绍,此次普查要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6大类23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和信息,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产业、资源和环境等6大类27种承灾体数据,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3大类16种综合减灾能力数据,1978年以来年度灾害和1949年以来重大灾害事件调查数据,以及重点灾害隐患调查数据等,掌握各类灾害隐患情况,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为防灾减灾各项工作提供基础的参考和科学依据。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国务院普查办 供图)
根据《普查通知》的相关要求,此次普查具有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协同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的特点,需要协调19个部门,涉及普查任务的各阶段,技术流程的各个环节,国家、省、市、县各层级,调查种类多,数据采集方法多样,行业和综合风险评估区划专业性强,没有现成的技术和经验可循。因此,此次普查的重点在“综合”,其难点也在“综合”。
郑国光介绍,近三年来,国务院普查办统筹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应急管理、气象、林草、地震等行业部门共同研究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其中调查类技术规范48项,统一的调查底图、统一的工作流程、统一的数据格式,以及统一的调查时间基线,再分行业部门组织培训、研发调查和数据质检软件、组织调查、开展数据质检等,全国100%的乡镇、100%的社区(行政村)和7‰的家庭参与了调查。通过上下各方协同推进,普查调查任务全面完成。
普查重“成果”也重“过程”
边普查,边锻炼队伍。一本名为《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的书籍摆在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位上。据介绍,这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培训教材之一,参与普查的人都要阅读学习。国务院普查办近三年来共组织各行业部门编制了20余本120万字的培训教材,录制了200余课时的线上课程,并开展培训考核推行持证上岗,全国有1280人通过了综合评估与区划专项业务考核并持证上岗,培养锻炼了一支防灾减灾技术支撑队伍。
记者从江西省普查办获悉,江西省各地各部门依托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专业力量,落实调查技术人员1.67万人、评估区划技术人员4208人,确保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同时江西省灵活采取线上、线下和专家定向服务等手段,针对数据采集、质检核查、软件操作、报告编制等关键环节,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普查技术队伍业务能力。全省累计组织各级各类培训2753次,培训人员16.8万余人次。
边普查,边营造防灾减灾氛围。“风险普查,利国利民”“全民助力风险普查,共建安全美好家园”……在江西省南昌市和福建省泉州市,记者在街边围墙上、公园护栏上、赣江东岸灯光秀中看到了诸多有关普查的宣传语。
据了解,江西省和福建省多地在普查启动前后,展开了一系列的普查宣传活动,发动各方力量,协调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参与普查行动,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普查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江西省近三年来累计举办宣传活动约3000余次,张贴普查宣传海报11万余张,发放宣传手册200万余份。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既是调查的主体,又是可能遭受灾害影响的对象,更是防灾减灾工作的直接参与者。通过此次普查,各地积极营造了全民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边普查,边提升灾害防治协同能力。“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介绍福州市普查成果在管理平台中的应用情况……”在福建省福州市应急指挥中心,福州市应急管理局、福州市水利局、福州市气象局等多个部门负责人轮番上阵,为前来采访调研的人员介绍福州市自然灾害综合管理平台应用普查成果的相关情况。据了解,福州市在此次普查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并推动相关数据实现多部门的共享应用,开展常态化监管和隐患评估工作。
福州市普查办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福州市采用了“1925”工作模式(即“1”指成立一个普查领导小组;“9”指市气象、林业等9个主要成员单位牵头负责;“25”指市教育、卫健等25个参与单位协同配合)开展普查工作。应急管理系统共采集上报12111条普查数据,完成26009个对象调查。自然资源部门完成144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林业部门完成森林可燃物标准地调查283个、大样地调查18个。水利部门共完成273座水闸、468座水库、143段共361公里堤防等隐患调查。福州市普查办在此基础上牵头建立各行业部门、涉及公共设施的重点企业之间的长期数据共享清单,实现数据共建共享共用。建立普查数据持续动态更新机制,促进普查数据常普常新。统筹数据安全与应用工作,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和规范化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管理上权责分明、安全可靠。
边普查,边把好“数据质量关”。“数据的质量及完整、规范尤为重要,是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的重要基础。”郑国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这次普查工作当中,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应急管理、气象、林草、地震等行业部门分别制定了调查数据质检方案,研发质检软件,组织专家队伍开展调查数据质检,包括现场抽查。质检通不过的数据,返回行业部门整改。向国务院普查办汇交的调查数据还要进行综合性质检,即检查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这样的流程和方式确保了这次普查调查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江西省普查办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减灾处副处长郭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江西省普查办开展了多轮次在线质检、实地核查和督导,部署开展数据错误“清零”“省市核查回头看”“资料归档”三项行动,建立“行业部门+普查办”双审核机制,严格单灾种数据汇交审核。九江市应急管理局制定质检核查实施细则,制定“四检三核”工作计划,市气象部门自行研发3个小程序,与人工检查相结合,市林业局制定专门管理办法等。
普查的主要成果
建立风险数据库,编制评估区划图
近三年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区,按照“试点先行、适度扩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步骤,组织全国近500万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来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各方面人员,开展普查调查工作,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国省两级主要灾害种类和综合评估与区划成果,并有序推进市县两级评估与区划工作。
形成全国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数据集
“在此次普查中,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获取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以及80多万处市政设施数据;交通运输行业完成了500多万公里路网、90多万座桥梁和隧道;林草行业完成11万多个森林和草原可燃物样地调查,检测实验室样品近80万份;应急管理行业协同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行业获取了70万多个公共服务设施、近15万个危化企业(含加油加气站)、3万多座非煤矿山(含尾矿库)和煤矿等承灾体信息,450万条综合减灾能力数据,230多万条年度历史自然灾害数据……”2月15日,郑国光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此次普查中各行业部门获取的数据调查成果。
普查调查获取的相关数据统计。(国务院普查办 供图)
3月28日,国务院普查办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副司长袁艺在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第三次成果应用交流会上时提到,此次普查开创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实现自然灾害风险要素调查、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综合防治区划等全链条式普查;第一次实现致灾因子相关部门数据和承灾体相关部门数据的有机融合;第一次全面摸清了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形成了具有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房屋建筑海量数据,特别是城乡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第一次摸清了全国森林可燃物载量的“家底”,为我国森林草原火灾防治提供了重要基础;第一次补齐了1978年以来长时间序列县级尺度历史灾害数据不完整的短板,全面调查了1949年以来89场重大地震灾害、洪涝灾害、台风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灾情数据和救援救灾情况;第一次开展并形成了覆盖“全国—省—市—县—乡镇—社区(村)—家庭”的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全国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数据集。完成跨行业多灾种风险评估与区划
“如果台风来临,我们会根据城市周边承灾体的普查数据形成风险评估与区划图,在自然灾害综合管理平台上,寻找到将会受台风影响的高危险区域,同时自然灾害综合管理平台会把高危险区域的承灾体数据信息调取出来,为应急响应、疏散行动、决策指挥、应急救援提供参考。”福州市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普查数据在信息平台中的应用过程,福州市把前期普查调查中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通过技术手段纳入到福州市自然灾害综合管理平台,同时把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城市安全风险数据(包括承灾体信息)等信息以及风险评估图和区划图,融合到自然灾害综合管理平台中,以此达到“一平台”的全方位落地和便于指挥决策的目的。
除福建福州市以外,江西南昌市、九江市等多地也在致力于普查数据的信息化、智能化应用,深度开发普查获取的数据,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防治区划图。此次普查工作对六大类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与区划,制备全国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房屋、农作物承灾体地理格网,实现多源、多尺度自然灾害风险信息集成、融合和应用分析。
此外,各行业部门根据调查数据分别拿出了灾害风险的评估与区划成果。自然资源部门通过普查数据分析,制定全国地灾隐患点分布“一张图”,并对地灾危险性进行评价,形成地灾防治区划图(高精密度),划定重点防治区;气象部门分别形成暴雨、高温、低温、干旱、台风、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估图、风险评估图和防治区划图。林草部门生成全国森林可燃物载量等级分布图、全国森林可燃物单位面积载量等级分布图、全国违规野外用火分布图等。
袁艺在第三次普查应用交流会上介绍,此次普查首次实现了在统一的技术体系框架和较为完整的数据支撑下,开展单灾种和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从自然灾害危险性、历史灾害损失、重点隐患、主要承灾体灾害风险、各级减灾能力等多个维度,客观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灾害风险、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总体水平和区域分布规律,为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提供依据,形成了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与防治区划,为进一步在单灾种风险防范基础上开展综合风险防范和针对性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普查成果的应用
固堤坝、防林火、助决策
服务水利设施除险加固工程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唐末诗人胡玢在《庐山桑落洲》中描述了“桑落洲”几经水患,仍矗立潮头的景象。乘坐轮渡,驶入长江,记者来到了诗词中描述的“桑落洲”,即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
江洲镇的“江心洲”四面环水,洲上有6000名常住居民。此处的江洲大堤为上世纪先辈们肩挑手扛建起的土坝,坝顶底、斜坡陡,受长江水位影响,每年汛期长江来水会造成脱皮、渗水、管涌等险情,易导致溃堤灾害。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先后三次发生大堤溃决的情况,同时易发生内涝灾害。此次普查及其成果,在江洲镇巩固“江防”堤坝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固坝排险提供了“靶点”。
江洲镇镇长汪子峰向记者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江洲镇有针对性地对江洲堤坝、排灌站、提水站、渠道等设施进行检修排查,对内涝频发地进行实地查看。江洲镇洲头段共发现异常点44个,推测出重要隐患8处。同时,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柴桑区和江洲镇把普查数据和调查结果应用在以下水利设施加固项目中。
一是投资3.1亿元,开展江新洲大堤除险加固项目。项目聚焦大堤深搅防渗墙、采砂加固、新建防浪墙、迎水面混护坡、拆除重建自排闸等。项目建成后,极大地提高大堤抗御洪水能力,如防渗墙解决了土坝渗漏隐患;迎水面护坡后可减少长江对坝体的冲刷,杜绝了浪坎的发生;大堤及防浪墙的加高加固,使得防浪漫顶水位高达24米。
二是投资1.68亿元,实施江新洲涝区治理项目。对新沟口、大套沟、向阳站等电排站进行升级改造,泵站由原来9座升级改造成11座,单机由原来的155千瓦提升到280千瓦,流量是原来的2倍,排水高程由原来的21.8米提高到22.8米。单日降雨量在100毫米时,确保24小时全部排出,保障了人民增产增收。
使森林火灾防控布局更精准
“我们充分运用了此次普查数据成果,叠加林地小班图层、可燃物、野外历史火点、气象信息、GIS地理信息等数据,通过森林火险算法模型(建模),对江西省各市县林区火险实时观测,还可以预测未来2天的火险情况。今年清明节的防火工作,我们根据野外历史用火数据和分布区域,甚至林区的‘坟头’数量及分布信息,针对性帮助各级森林管理人员做好预防部署、护林巡逻等工作。”江西省林业资源监测中心技术人员孙浩向记者介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司负责人陈雪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很多地方已经将普查成果应用于当地火险会商、灾情研判、隐患治理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总体来说,普查工作对于夯实防火基础、提升防火能力意义重大,将为因险设防、因害施策提供坚实保障。
记者前往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灵源山,了解普查成果在森林防灭火方面的应用情况。(本刊记者 王久平 摄)
据了解,此次普查成果在林业部门方面的应用,极大提升了森林草原火灾防控能力。例如,国家林草部门利用全国10万个森林可燃物标准地调查数据,可以初步评估全国森林可燃物载量等级,科学采取相应可燃物管理措施;依据野外火源普查成果,建立火源管理台账,制作全国野外火源分布图,发现了全国野外火源分布规律,加强了重点区域火源管控。
辅助应急救援力量高效施救
驻防在福建省南安市的福建省防汛机动救援支队,曾参与全国多地的抗洪抢险和水域救援等任务,救援经验丰富,对普查成果在应急救援当中发挥的辅助作用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福建省防汛机动救援支队在雨中演练“水域救援”科目。(本刊记者 王久平 摄)
“普查数据在我们实际救援行动当中的应用非常大,比如我们在2022年搜救被洪水威胁的学校师生时,对于该学校周边的地形(低洼处)和师生人数不清晰,救援指挥部提供的普查信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师生们成功被救。”福建省防汛机动救援支队队长郑志军向记者介绍。
“南安市通过普查,组织全市应急队伍,包括消防救援、乡镇应急服务机构、武警、民兵、民间机构、企业专兼职队伍等共同参加座谈会,详细了解救援队伍人员、装备情况,摸清了各个队伍的人员、装备、特长,据此共同组织建立了一套高效联动的救援协调机制,加强了应急队伍的会商共建,统筹各种救援力量有效衔接、优势互补。”福建省南安市普查办负责人黄震宇也向记者介绍了普查成果在提升当地应急救援能力方面的应用。
据了解,南安市根据此次普查数据分析结果,霞美、丰州、官桥等地的“石头山”存在森林火情易发、多发、容易复燃的隐患,将传统的“铁扫把+鼓风机”方法改为使用“高山水泵”进行灭火,联合南安市国企能源工贸集团建立高山水泵队,采购高山水泵系统一套,优先部署在“石头山”乡镇的周边,提升装备配置,迅速提高战斗力,森林防灭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支撑灾害预警和应急指挥决策
“普查数据成果提高了气象服务决策的数据可靠性和科学性。在灾害来临前,我们会根据风险区划分布图,提取气象灾害可能带来人员财产损失的区域承载体数据,比如房屋、管道、道路以及人口等信息,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再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决策指挥部门作为响应决策和指挥的依据。这些信息都是在此次普查中获得的。”江西省气象台决策服务科高级工程师唐春燕向记者介绍了普查数据在气象预警及服务应急指挥决策方面的情况。
唐春燕向记者介绍并演示普查数据在气象灾害预警方面的应用流程。(江西省气象局 供图)
记者从江西省气象局获悉,江西省气象局将普查数据融入气象业务平台,更新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风险临界阈值,支撑了“631”工作机制的顺利施行。“631”工作机制是指以此次综合风险普查数据为支撑,江西省气象局开展了强降水省级6小时风险预警、市级3小时风险通报,县级1小时风险叫应服务。各级防办根据提示开展各项工作,县级防办组织指导乡镇转移避险。2022年,江西省依靠此机制,累计转移避险55.96万人,避免过度转移45.5万人。近三年,强降水及其诱发的洪水均未造成人员伤亡,成功避让强降水诱发的地质灾害40余起。
助力人居安全环境建设工程
“此时的我们处在安全的校舍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写下了这封感谢信,感谢你们为我们提供了帮助,解除了校舍后面山体滑坡的危险,在此之前我们时常会担心学校后山会坍塌,上课经常提心吊胆……但现在危险解除了,这座后山已经被盖上了一层‘保护壳’,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我们都可以安心学习上课了,别提多高兴了。”马良小学全体师生给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写了一封感谢信。
马良小学全体师生写的感谢信(江西省自然资源厅 供图)
据江西省普查办负责人介绍,江西省将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调查成果应用在赣州市兴国县乡村避险搬迁、住房安全改造建设当中,赢得当地群众的好评。江西省运用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采取工程治理、搬迁避让、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等手段,在兴国县推进区域性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据了解,在实施综合治理项目时,兴国县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施工,消除自身住房安全隐患。在永丰镇马良小学,江西省创新实施了“治理+地质灾害科普文化长廊”模式,消除了隐患、科普了知识、美化了校园。马良小学全体师生给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写了感谢信。
此外,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在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大放异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曲琦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2022年国务院部署的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依托普查系统开发了自建房排查信息归集系统,将排查信息与普查信息、位置图斑绑定,并对普查数据进行了印证和补充。与以往的逐级汇总、层层上报的方式相比,这次整治行动实现了信息落图定位、全过程可追溯,是普查数据应用的一个成功的范例。
为活动赛事提供风险评估建议
中国选手金博洋和日本选手羽生结弦在休息区合体“比心”;自由式滑雪赛场上,谷爱凌抱着安慰泪洒雪场的对手;竞赛对手考德威尔与夺冠后眼含热泪的徐梦桃紧紧相拥……无数感人瞬间在北京冬奥会被定格。毫无疑问,2022年我国圆满完成了此次冬奥盛会的承办任务,这离不开保障赛事安全顺利进行的后勤工作。
据了解,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切实应用到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杭州亚运会的赛事承办工作当中。国务院普查办组织专题组,联合北京、河北、浙江利用普查数据成果,针对极端情境下人口、房屋建筑、道路可能产生的灾害风险及其影响,开展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及杭州亚运会所在区域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形成了专题评估报告,并提出了安全保障工作建议。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处长徐懿介绍,北京市普查办针对北京市延庆冬奥赛区专门做出了风险评估与区划试点成果报告,并根据延庆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为张山营镇冬奥赛区建设提供了数据信息参考。比如,通过普查,张山营镇发现了29处崩塌风险隐患点、7处滑坡风险隐患点、24处泥石流风险隐患点,这些普查数据成果在赛事承办风险管理当中发挥作用明显。
结语
●作者:本刊记者 王久平
●内容原载于中国应急管理杂志,原标题《“体检”山河 “对症”防灾——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观察》编辑:魏思佳
●策划:韩迪 高蕾 丁茜
●编辑:时宜
在高高的“马头墙”里,挖呀挖呀挖!
您的点“赞”和“在看”
是对应急人最大的鼓励
是对应急人最大的鼓励